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罗成翼,代艳丽,黄秋生.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——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[J].南华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(6):1-7.
[2] 赵涛,李晅煜.能源-经济-环境(3E)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[J].北京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8(2):11-16.
[3] 范中启,曹明.能源—经济—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状态的测度与评价[J].预测,2006,25(4):66-70.
[4] 赵芳. 能源—经济—环境非协调发展原因的经济学解释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08(4):67-72.
[5] 张敏,卢凤君,朱明.中国区域方便面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[J].农业工程学报,2007,23(7):286-290.
[6] 韩瑞玲,佟连军,佟伟铭,等.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2,22(2):119-124.
[7] 雷鹏,徐玲,段成钢,等.不同健康指标用于健康公平性评价的比较[J].医学与社会,2010,23(11):1-3.
[8] 徐顽强,孙正翠,周丽娟,等.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影响因子研究[J].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6,33(1):59-63.
[9] 侯增周.山东省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1,21(7):157-161.
[10] 桑秋,张平宇,苏飞,等.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、经济、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08,18(2):115-119.
[11] 高永,张中文,石德文,等.基于Excel的统计分析系统在期刊编辑部审稿中的应用[J].编辑学报,2013,25(5):478-481.
[12] OECD.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Renewable[M].Paris : Publishing House of DIDOT.1998.
[13] 龚韩湘,吴泽墉,伍宝玲,等.中国省域医疗卫生效益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(11):18-21.
[14] 庞玉成.复杂建设项目的业主方集成管理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6:97-106.
[15] 李建伟.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失衡调整—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[J].国际金融研究,2017(10):14-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