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孙继艳,郝晓宁,薄涛.北京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现状及需求分析[J].中国卫生政策研究,2016,9(11):57-64.
[2] 彭子璇,陈旭.基于整合视角的医养结合发展路径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8(12):17-20,24.
[3] DI POLLINA L,GUESSOUS I,PETOUD V,et al.Integrated care at home reduces unnecessary hospitalizations of community-dwelling frail older adults: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trial[J].BMC Geriatr,2017,17(1):53.
[4] 赵春艳,刘英杰,邵爽,等.北京市全科医生对上门医疗服务评价的质性研究[J].中国全科医学,2018,21(28):3453-3458.
[5] 吴炳义,李娟丽,王媛媛.老人对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分析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8,35(2):89-93.
[6] 孟浩婷,胡凌娟,崔圆月.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评价[J].中国医药导报,2017,14(30):63-69.
[7] 陈柯柯,余昌妹,金露,等.温州市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调查[J].医学与社会,2011,24(6):23-25,29.
[8] 陈洪珠,仇燕青,陈瑛,等.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容探讨——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供需方调研[J].中国全科医学,2017,20(24):2948-2954.
[9] 都全荣,石玉国.社区卫生服务与居家养老结合措施的探索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1,28(S1):18-19.
[10] 郭晶,张玲芝,袁亚琴,等.医养结合居家医护服务体系的构建与管理[J].中华护理杂志,2018,53(7):773-777.
[11] 张可可,朱鸣雷,刘晓红,等.北京部分社区老人共病及老年综合征调查分析[J].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2016,36(5):419-421.
[12] 狄娜,郑嘉堂,王鹏飞,等.北京市老人慢性病及共病分析[J].中国全科医学,2018,21(3):265-268.
[13] 陈筑,董秀丽.探讨老人慢病健康管理方式[J].健康之路,2016,15(7):110.
[14] 王一珉.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“居家养老”中应用效果初探[J].中国卫生产业,2016,13(27):190-192.
[15] 龙女.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[J].长江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36(8):58-59.
[16] 钟彩英,吴翠平,黄树琴,等.深圳市社区失能老人现状及其家庭病床服务需求调查[J].黑龙江医学,2016,40(5):457-459.
[17] 郑敏芳,王馨,韩林涛,等.社区老人对居家医疗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[J].中国全科医学,2013,16(31):3012-3014.
[18] 郑玉洪. 成都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研究[D].西南交通大学,2017.
[19] 胡升星,白旭,饶夫阳,等.北京市朝阳区老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[J].医学与社会,2018,31(7):77-80,86.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张健龙.社会化养老与医养结合发展的思考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03):33.
[2]徐怀伏,张玉婷.城镇老人入住民营医院设立的医养结合机构意愿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04):51.
[3]赵大仁,张瑞华,何思长,等.医养结合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09):44.
[4]郝晓宁,薄 涛,塔 娜,等.我国医养结合的展望和思考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11):3.
[5]孙继艳,郝晓宁,薄 涛,等.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建议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11):13.
[6]窦全勇.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2):63.
[7]彭 荣.基于MAS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系统模型构建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3):50.
[8]唐 敏,吴海波.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5):22.
[9]肖云芳,何 宇,杨小丽.医养结合发展热潮的冷思考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8):22.
[10]彭子璇,刘丽杭.基于ILO筹资模型的湖南省“医养结合”筹资水平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10):1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