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黄枫.农村失能老人现状及长期护理制度建设[J].中国软科学,2016(01):72-78.
[2] 韩润霖,韩晓静,张立龙,等.中国农村失能老年人口的规模、结构与发展趋势——基于CLHLS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[J].人口研究,2023,47(02):63-77.
[3] 刘二鹏,张奇林.农村失能老人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机制——基于CLHLS(2014)数据的实证分析[J].社会保障研究,2019(02):49-58.
[4] 杨晓奇.长护险应向农村失能老人侧重[J].中国医疗保险,2017(03):30.
[5] 杨团.中国长期照护的政策选择[J].中国社会科学,2016(11):87-110.
[6] 胡宏伟,蒋浩琛.农村老年失能照护筹资侧改革:框架、评估与改进方向[J].社会保障研究,2021(01):24-34.
[7] James S.Coleman.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[J].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,1988,94(1):S95-S120.
[8] Helliwell J F,Putnam R D.Tuning in tuning out.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[J].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,1996,29(02):138.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张健龙.社会化养老与医养结合发展的思考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03):33.
[2]徐怀伏,张玉婷.城镇老人入住民营医院设立的医养结合机构意愿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04):51.
[3]赵大仁,张瑞华,何思长,等.医养结合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09):44.
[4]郝晓宁,薄 涛,塔 娜,等.我国医养结合的展望和思考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11):3.
[5]孙继艳,郝晓宁,薄 涛,等.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建议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6,(11):13.
[6]窦全勇.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2):63.
[7]彭 荣.基于MAS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系统模型构建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3):50.
[8]唐 敏,吴海波.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5):22.
[9]肖云芳,何 宇,杨小丽.医养结合发展热潮的冷思考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08):22.
[10]彭子璇,刘丽杭.基于ILO筹资模型的湖南省“医养结合”筹资水平研究[J].卫生经济研究,2017,(10):16.